首页 > 资讯中心 > 提琴知识

小提琴修复---重新粘合背板中缝

发布时间:2024-07-13  阅读:611次   字号:  

拼合的面板和背板常因过于潮湿或干燥的气候影响,琴板会出现挠屈和开胶的现象。码的压力和过紧的音柱,使琴板中腰处的拼合缝极易裂开。而琴弦的强大张力,会使琴板靠近上、下支撑木块处的中缝开裂。有时会因上述原因,使整个琴板的拼合缝裂开,使用一般的修理裂缝的方法已解决不了问题,必须重新粘合中缝。现以重新粘合开裂的小提琴背板中缝为例子,介绍整个操作过程。

 

1)修正变形的拱

 

这一步是最重要也是最令人乏味的准备工作,中缝之所以会开裂就是因为拱由于种种原因变了形,而修正拱需要一系列繁琐的操作步骤。

 

1.从琴上取下背板

 

2.如果中缝上粘有木贴片,以及会妨碍修正拱的其他补片都要全部去掉。修正拱的变形需要用到石膏衬模和热沙袋,若不是严重的变形,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矫正。

 

3. 制作正确拱形状的椴木衬模,先制成宽约5~6毫米、高20毫米的木料,长度根据操作部位处琴板的宽度而定。按需要修正处琴板外表面(刷漆面)应有的正常弧形,雕刻衬模向着琴板的那面。可能需要几根这样的拱修正衬模放在不同的部位,衬模的长度横跨整个拱。琴板内面衬垫上薄的卡片或玻璃纸,下沉的区域用夹子轻轻地夹在修正衬模上,注意要保护好外表的漆膜,可以在衬模上垫玻璃纸。

 

4. 确定拱的形状是否已经正确,可以稍微修正得过一些,因为拿掉修正衬模后可能会有些反弹。当夹子还夹住时,把琴板内面需要矫正的区域略微弄湿,再让它干燥之后用涂粉笔灰匹配的方法,在紧靠夹子脚的地方用椴木制作拱修正梁。修正梁的长度需横跨整个拱,把各条修正梁粘贴到位,暂时连中缝一起粘住,以后要把它切断使中缝处能脱离开。完成这些步骤后拱的轮廓必须已矫正好,即使裂开的中缝拼合面未能碰在一起也暂时不必管它。

 

2)稳固琴板

 

由于以后刨平中缝拼合面时要用手压住琴板,为了防止琴板受压后变形或受损,单有修正梁强度还是不够的,必须在中缝脱开之前在两侧琴板的内面再加上横向的稳固梁。有了稳固梁就可保证中缝拼合面在刨平后仍然能很好地对齐。

 

1.用宽约6毫米、高度超过琴边的木条制作稳固梁,琴板的两侧分别配上3~5根稳固梁,均匀地分布在琴板内面。稳固梁虽然并不要求密切地与拱的内面匹配,但也不可留有应力。用胶把它点状地粘在内面,两侧的梁在中缝处相互离开约1毫米。

 

2.把修正梁在中缝处断开,然后小心地逐段掰开中缝。中缝处略微湿涧、下、用酒精灯微微加温会有些帮助。如果极难打开可以用嫩肉粉的饱和水溶液涂在中缝处,嫩肉粉的蛋白酶会消化胶的蛋白质使接缝更易脱开,脱开后用双氧水使蛋白酶失去活性。

 

3)刨平拼合面

 

1、用于刨拼合面的刨子必须制作得很规范,刨铁的刃口能够与刨子的侧面成直角。刃口要磨得既平直又锋利,并调整到可刨出极薄的刨屑。

 

2.一块大的平板作为创子侧面的依靠面,也就是保证将来刨出的拼合面,能与琴板底面成垂直的基准面。板的表面和刨子侧面都可涂些蜡,以减少推动刨子时的摩擦力。

 

3.取另一块比琴板大的平木板或胶合板,厚度要大于10毫米以上,制作成可夹上一侧琴板的夹具。木板四角攻几个丝孔,拧入圆头螺丝后可微调木板的倾斜度,使夹在其上的琴板拼合面与琴边底面和创刃成直角。在木板的表面沿着琴板的周边装上几块垫有软木的小木块用于固定琴板,木块用可调节松紧的螺丝固定。

 

4.先夹上试刨的木料调整夹具,木料的两个表面必须平整,而且把它的底面作为基准面夹在夹具的平面上,夹持时使试刨的那个侧边超出夹具几个毫米。刨子侧躺在大木板上抵住试刨木料侧边,推动刨子把木板侧边的表面刨平整,取下木板用角尺检查侧边是否与底面垂直。若不成直角就调整夹具底面的圆头螺丝,直到刨出的侧边表面能与木料底面成直角。过程虽极其繁琐但是很重要,因为琴板上只容许去掉极薄的一点点木料,即使去掉这一点点木料,也已使整个琴板的宽度变窄。绝对不可用琴板来试刨,稍刨得多一些就可能为下一步操作带来更多的麻烦,甚至于不得不换掉整块琴板。

 

5.调整好之后就夹上琴板刨拼合面,两侧的琴板要交替着刨,每次只可刨一下。每次取下琴板都要把两侧的琴板拼合一下,检查是否已经合缝,或哪里需要轻轻地再创一下。一旦合缝绝对不要再画蛇添足,往往多创一下会弄得前功尽弃。

 

6.刨好后用新鲜的热胶粘合,用拼缝夹夹住使拼缝密合。粘合大提琴的中缝时,如果出现什么困难可分段粘合。胶干后去掉修正梁和稳固梁,需要补片就粘上补片。

 

7.琴板经过这样的处理后总是会变窄些,不过琴边的裙边一般有3毫米的宽度,只要不是窄得太多是可以调整的。但是钮那里会明显地觉察到变形,极端的情况下可用乌木冠恢复钮的宽度。



上一篇: 小提琴制作篇(三)面板拼合缝
下一篇: 已是最后一个!